明 月 几 时 有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欢迎您的来访

  • 关于cristodeserter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 手机访问

    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尽量将二维码置于红色瞄准框的中央拍摄,实现上网。
  • 分享本博客

    Bookmark and Share

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一个个背影渐行渐远

Posted by cristodeserter 于 8月 27, 2009

 圣严法师 

  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圣严法师最后偈语

前几天外公过世了,按照本地习俗必须停灵在家(以示寿终正寝),架设灵堂等待吉时出殡安葬。拈香敬拜之后,二舅问我是否看看外公最后一面,于是揭开幡布看着安详静躺在冰柜中的外公……想起前几天还与我言笑晏晏的亲人,如今就这样天人永隔,果然生命就如佛家所言只在呼吸之间而已(《增壹阿含第四○品第八经》:“念出入息往还之数”)。脑海浮现的是那首著名的汉乐府:“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生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关,俗话说“人生除死无大事”,提到了死却是乐观的向往、掌握着生之要义。《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死冲突的问题,并且对此有了深刻的思考。因此,虽然人们自古以来一直有追求长生的梦想,但是除了如秦皇遣徐福东渡求仙之类极端的例子外,大部分人是持现实主义态度来面对死亡之事的。早先帝王即位后头等大事就是营造自己的陵寝(早在战国时期诸候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史记·赵世家》。),而民间则是早早就准备好棺材甚至有作为嫁妆陪嫁的用品(生前准的叫“寿木”,如《红楼梦》第六三回:“寿木早年已经备下,寄在此庙的,甚是便宜。” ,又清代陆以湉 《冷庐杂识·题棺》:“ 萧山汪龙庄大令治寿木,题前和曰:‘汪龙庄归室’。”皆是明证)这在号称民智大开科学昌明的今日反而是无法想象的,今天的人们虽然不再怀有得到长生不老药之类的妄想,但相对古人在死亡之事上的豁达,却反而显得逃避忌讳多了。

我猜测现代人普遍对死亡的陌生感跟社会结构的变革有关系,小家庭里面遇到死亡的机会比起过去大家族聚居的情况是少多了,加上殡仪馆与火葬场等相关制度的推行,再在都使得死亡在大部分人心中,成为一种相对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验。这就好像枪炮热兵器的盛行之后,不仅战争形态被彻底改变了,就连战场上杀死敌人的感觉也都改变了,恩格斯曾经感慨的说道:“这是多么惊人的对照:我们的高级军事权威正好在自己的领域内大部分都保守得可怕,可是现在未必能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我当年在库弗尔格拉班(从军时)使用过的六磅或七磅的滑膛榴弹炮和现在的后装线膛炮之间、在当时的大口径滑膛枪和现在的后装五毫米连发枪之间似乎相隔有几百年之久;而这还远没有到头。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是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而加以抛弃。它现在甚至在消除富有浪漫色彩的硝烟,从而赋予战斗以事先绝不能预见到的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进程。而我们在作战的技术基础这样不断革命化的条件下,将不得不愈来愈多地考虑这种无法估计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是的,生命在工业化的时代战争中仅仅成为一组数字而已,远距离的杀伤跟死亡根本就缺乏冷兵器时代那种尸山血海的震撼,即便是战场上亲历的士兵都如此了,更何况作为新闻报道冷眼旁观者的我们?

送行者海报                                     《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上映海报

不久前看了年初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おくりびと》(片商译为《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主角大悟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乐团解散而突然的失业,丢掉从小就背负着成为大提琴手的沉重梦想,误打误撞成为生命乐章的弹奏者:“死亡并非结束,而是一道门,跨过死亡就跨遇到另一个世界。而我就是那个守门人。”片子让原先可怖或悲伤的死亡这个主题在低沉悠扬的大提琴声中升华,内敛舒缓推进的剧情其实要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其实这话如果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呢?经由梦想破碎、人生挫败又心软内向的男人,大悟礼仪师用虔敬专注的眼光凝视身体、注目生命,带着我们一起擦拭逝者的肉体与尊严,于是我们豁然发现生命可以这样明净而光亮,在死亡憾事之前是生者的哀恸和冲突,演绎的是生死分际的悲喜。人,最终都要真实的面对自己,生命之旅沿途的风景,无论是风光灿烂还是低沉静默,到了最后旅程结束时都将明晰透亮,面对死亡的态度其实就是面对生命啊。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书影,左为台湾正中原版,右为大陆北大简体版

死亡一直是人类逃避不掉的永恒话题,宗教跟哲学的基础其实就是从死亡出发,研究如何安顿心灵与生命的结果。但是,将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生死学”(Thanatology),却是最近才成立的年轻学科,记得最早引介它进入中文学界的傅伟勋教授写过《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当时我读来只作为新兴领域探索的好奇却无切身感受体会,时隔十多年之后行经人生风雨起伏,这才懂得郑石岩教授在此书导读中说的:“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部分。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看出精神生活和希望……当一个人对于生与死有了深度的开悟,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常’的角度,去摄受那‘无常’的现象,而乐于为无常付出承担。他自己的真我也会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中解脱出来,超越被时间系缚的锁链。他从色蕴的世界,看入无相的法界,得到自在的体验,他对于生与死有着一体两面的统整领悟。因此在临终时,他们死得心平气和,有安身立命之感,死与生是一般的庄严。”。诚哉斯语!

Emile_Durkheim 与马克思及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的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曾经对人类自我放弃生命的自杀行为写过一本专书《自杀论》(Suicide),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杀的动因并将其分类,此书最令人震撼的结论是认为自杀乃是一种常态,他认为引起自杀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力量,他来自团体社群因素,而不是每个单独的个人,所以应该以社会学的角度将自杀化为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调查自杀率的变化。这些惊世骇俗的见解一直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反对,但是无可讳言的是死亡虽然是很个人的体验,却从来都不是仅仅个人的事,无论是它的原因还是结果都要牵动生者的,而“自杀”这件事尤然(台湾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网站资料说: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00 年全球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为自杀死亡者的十倍至二十倍,这意味着每40 秒便有一人自杀身亡,且每3 秒便有一人企图自杀。自杀已在全球成为严重的心理与社会问题。)每当我看到电视报道关于自杀的新闻时,画面上总会打上“珍爱生命请拨打xxxxxx自杀防治”的字样,心里不免为这个更为文明进步的社会关怀与爱心而庆幸,但也为这个做法的徒劳而叹息。所谓“蝼蚁尚且偷生”的这种劝慰,对于那些认为生无可恋的自杀高危人群根本毫无效果,自古艰难唯一死,对主动的寻求死亡行为,我们除了宗教的恫吓跟心理的辅导之外,还能做什么?恐怕还是关于怎么活、如何生才是解决之道,这样说来生死存亡原就是一回事。                                                                                                                          

                                                                                                   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 Durkheim)—>

想来我还最欣赏汉人质朴而直接的生命意识——

看到美女是不管不顾的“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对待爱情则是决绝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而在天地之悠悠面前是“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夫为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饮醇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愁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人死之前是人生,往昔一个果汁广告说:“人生多滋味,自己来体会!”可不是吗?正如《送行者》中的一幕镜头,工作后大家围坐津津有味的大啖炸鸡块,因为有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可贵,因为是有限的存在才见得活着的美好。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3 Comments »

七夕絮语

Posted by cristodeserter 于 8月 26, 2009

我曾经对《全唐诗》和《全宋词》做个简单的统计,赫然发现带有“七夕”、“乞巧”二字的诗词竟达488首之多,这当然是不很精确的结果,但是也可以略知七夕在古人生活中占有的地位。

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七夕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被充分开发、简化,成为商家包装炒作的所谓“中国情人节”,于是有人看不过去痛心疾首,认为此举乃是“低俗的商业炒作”而大加鞭挞。不过我以为文化原本就是流动变化的概念,即便是西方的圣华伦泰节(Saint Valentine’s Day)开始也是纪念一个天主教修士,如此敏感的文化保守立场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下实无必要也不可行。

就拿台湾宜兰跟台南两地举办的活动来看,其实今天各地对待七夕的态度并非想象中那样单一,并且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而多元发展的形式。前者明显嫁接流行元素而举办了一个“七夕情人节”的活动,根据官网的介绍可以知道这样的活动已经连续六年了,而后者标榜秉承「七娘妈生‧做16岁」的传统民俗策划出现代形式的艺术节来,“从十六岁青少年七夕『转大人』的成长记忆,及七娘妈庇佑的责任转化为少年自我负责与开创新生的开始。”……岂不是赋予七夕更加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内涵?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16y

台南县政府主办的“府城七夕16岁艺术节”

yl

宜兰县政府举办的“2009宜兰七夕情人节”活动

关于七夕的纪念方式之不满由来已久,清代学者郑燮在写给堂弟郑墨的信中就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这很明显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殊见今人之牢骚未出古人之外也。

非仅地域差异造成对七夕的解读不同,时代的分别对七夕之解读也有各自风情。赵璜《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如此咏叹人生的生离死别之无奈,反映生命的短暂和时间面前如烟花般的无能为力,这已经提升到对永恒的哲学思考层次了,可不是吗?人家牛郎织女虽说一年一见,却是总能见到的,长久的等待总有相见之期,人间的离合却往往伴随着苦涩的深情和永远的幻灭,因为对个体生命乃是有限存在这个先天局限的清醒认识,人们在两汉时期叹惋的吟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其实禁不得更深的探掘啊,原来对牛郎织女分离的质朴同情对应是可悲的自己而已!

blog.artron.net__62066_200804280001311

选自王纲槐编著《三槐堂藏镜》8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汉代的铜镜经常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的铭文(见图,内区顺旋读),每次观看图像时总不免令我浮想联翩,留守在家的妇女在妆奁之前揽镜怀想远方的丈夫,那人临别前留赠的镜背刻铸着她的思念与对爱情信念(见图,外区顺旋读“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乎夫日月,心乎扬而愿忠,然塞而不泄”),隔绝跟分离造就了古典诗词中诸多名句,痛苦的现实里面隐含着期盼的愿望,这正是人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情感以实物形式,在人间生活中的现实映照。

clip_image002 

河南南阳天文星象图

说到实物莫过于1935年于河南南阳卧龙区白滩出土的牛郎织女天文星象画像石了(见图),此画右上方有直线相连的三星,是为河鼓三星,其下绘有一牛,牛前一人,左手前伸握牵牛绳,右手上举握着赶牛的鞭子,这就是牵牛星了。画面左下方绘有四星相连呈“ㄇ”字形的图案,一高髻女子拱手跽坐于内,应是二十八宿北宫玄武的女宿,即婺女(须女)星座。而在画像的中间刻绘白虎星座。(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辨》,《文物》1979年2期)如果对照今天的星象图来看(见图),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巧思与观察之精确,现在窗外阴云略集,正是夏日雷雨季节,不知今夕夜空可能“临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曹植《九咏》)般看到此景?

202.116.83.77__2

《艺文类聚》(卷四)引崔寔《四民月令》载有“七月七日……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七夕从神话到仙人到戏曲等流变,前人鉅儒宿学所论多有,细究它的种种流衍迁变原动力,寄托的无非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遥想当年明皇杨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胜心驰神往之矣……。

20090824A16_brief

 

 

 

 

****又:方才看到前天的《广州日报》报道,发现广州天河珠村在23日起举办“2009·广州乞巧文化节”,观其活动内容似有意恢复原初女儿节的企图,姑存此并附剪报图为记。(夜幕初降时附记)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1 Comment »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Posted by cristodeserter 于 6月 30, 2009

  MJ   

  听闻Michael Jackson猝逝的消息是在蝉声喧嚣的初夏上午,窗外明灿灿的阳光那么恣意的倾洒在枝叶上,我在一堆俗事杂务的纠缠中愕然盯着新闻快报跑马灯,心里好像有块什么轰然坍塌了,可我并非他的什么fans也不曾怎么狂热迷恋moonwalk啊?直到音乐人高晓松那言简意赅的悼念文字映入眼帘:

Michael走了!大师辈出的八十年代终于落幕—-

忽然觉得自己老了,很老了……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了!那是我的少年象征与青春记忆,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华落尽,终于要谢幕了吗?!

    迈克是面镜子映射着我当年的青涩躁动,就像他那首著名的歌曲Man in the mirror所暗示的般:“I’m Starting With The Man In The Mirror .I’m Asking Him To Change His Ways……”转眼岁月流转回首往事如幻,似也仅能自嘲少年耽酒力,以致读书学剑两无成了。

    这个世界会好吗?1918年梁济投湖自杀前问儿子梁漱溟这个问题,迈克将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呢?应该是那首“Heal the World”吧—-

Child:Think about the generations and say that we want to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so that they know it’s a better world for them.We think,think make a better place.

(歌词导语:沉思那潮生潮灭,世代更迭。说吧,说我们想要想要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子孙营造更美好的家园,让他们明了,他们活在一个较过去更加美好的世界,从而让他们坚信,他们也可以营造一个愈加美好的世界。)

 

      There’s a place in your heart 在你心中有个地方,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我知道那里充满了爱。

And this place could be 这个地方会比明天更灿烂。

Much brighter than tomorrow

And if you really try 如果你真的努力过,

You’ll find there’s no need to cry 你会发觉不必哭泣。

In this place you’ll feel 在这个地方,

There’s no hurt or sorrow 你感觉不到伤痛或烦忧。

There are ways to get there 到那个地方的方法很多,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如果你真心关怀生者,

Make a little space 营造一些空间。

Make a better place… 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Heal the world 拯救这世界,

Make it a better place 让它变得更好,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为你、为我,为了全人类。

There are people dying 不断有人死去,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如果你真心关怀生者,

Make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If you want to know why 如果你想知道缘由,

There’s a love that cannot lie 因为爱不会说谎。

Love is strong 爱是坚强的,

It only cares of joyful giving 爱就是心甘情愿的奉献。

If we try 若我们用心去尝试,

We shall see 我们就会明白,

In this bliss 只要心里有爱,

We cannot feel fear or dread 我们就感受不到恐惧与忧虑。

We stop existing 我们不再只是活着,

And start living 而是真正开始生活。

Then it feels that always 那爱的感觉将持续下去。

Love’s enough for us growing 爱让我们不断成长,

So make a better world 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Make a better world… 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Heal the world 拯救这世界,

Make it a better place 让它变得更好,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为你、为我,为了全人类。

There are people dying 不断有人死去,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如果你真心关怀生者,

Make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And the dream we were conceived in 我们心中的梦想,

Will reveal a joyful face 让我们露出笑脸。

And the world we once believed in 我们曾经信赖的世界,

Will shine again in grace 会再次闪烁祥和的光芒。

Then why do we keep strangling life 那么我们为何仍在扼杀生命,

Wound this earth 伤害地球,

Crucify its soul 扼杀它的灵魂?

Though it’s plain to see 虽然这很容易明白,

This world is heavenly be God’s glow 这世界天生就是上帝的荣光。

We could fly so high 我们可以在高空飞翔

Let our spirits never die 让我们的精神不灭

In my heart I feel you are all my brothers 在我心中,你我都是兄弟

Create a world with no fear 共同创造一个没有恐惧的世界

Together we’ll cry happy tears 我们一起流下喜悦的泪水

See the nations turn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看到许多国家把刀剑变成了犁耙。

Heal the world 拯救这世界,

Make it a better place 让它变得更好,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 为你、为我,为了全人类。

There are people dying 不断有人死去,

If you care enough for the living 如果你真心关怀生者,

Make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 …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

You and for me 为你为我

    我一直很喜欢这首歌的MV,最后那些蜡烛似乎真能点亮这个世界的黑暗。虽然影像里面的那些枪炮杀戮硝烟弥漫场面,仍然不时出现在今天的新闻报导中,但就像迈克创建的同名慈善基金会引用圣经说的那样:“Show me your faith without deeds, and I will show you my faith by what I do.”—James 2:18b NIV(《新约•雅各书》: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

    mad_01

Photograph by Frank Micelotta

    把现场数十万疯狂呐喊的歌迷忘掉、把全球电视直播荧幕前的上亿观众也忘掉,即使世界一如舞台四周熄灭灯光般黑暗,那在舞台聚光灯下的迈克仍然有自己的光亮,只要忘情的专注歌唱和酣畅的旋转独舞,也就是了……

                 谨此记录我的青春年少,并自勉,继续。June 30,2009

Posted in 思考 | 14 Comments »

我们会永远拥有巴黎(We’ll always have Paris)

Posted by cristodeserter 于 12月 14, 2008

casablanca

 

 

     跟很多人是从村上春树那里,才知道披头四有首歌叫《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相反,我的顺序是倒过来的;今晚这个情况再次发生,收音机里面流淌出来的老歌曲一直作为背景音乐不曾注意,仔细聆听后赫然才发现原来我最喜欢的影片《北非谍影》(Casablanca,又译“卡萨布兰卡”)竟然成为人家歌曲的主题,而片子也变成另一部电影的道具了―――看来我真的老了!

    深夜灯下万籁俱寂,柏蒂海金斯(Bertie Higgins)的声音忧伤而性感:But it hurt just as badly, When I had to watch you go……(然而当我望着你离去,心痛难抑)一下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急忙起身翻找珍藏的这部老片子来。

    半个多世纪前的黑白影片,前些年曾经让美国影艺学院选为百部电影经典的第二名,可见它的魅力所在。隽永的对白与鲜明的人物个性,浪漫的爱情跟大时代的造化弄人,构成《北非谍影》最令人心醉神迷的吸引力。当我重新再看一次之后,仍然不觉为之泪流。据说岁数越大越能感受它的韵味所在,即使是我已经不知多少次看它了,还是不免感世触景,自伤情怀低回不已。

    刘大任曾经不无感慨的说,他儿子根本不能了解他那一代人对《北非谍影》的情结,但我相信经典自然有其特殊的味道,就像片子中那首“As Time Goes By”(当时光流逝)唱的那样:

You must remember this,你必须记住,

A kiss is just a kiss,吻就是吻,

A sigh is just a sigh.叹息就是叹息。

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 as time goes by.当时光流逝,仍是如此。

And when two lovers woo, they still say I love you. 爱人们相恋,还是说我爱你。

On that you can rely. 于此你尽可放心,

No matter what the future brings, as time goes by.无论未来出现什么,当时光流逝。

我相信,人类审美跟情感的趋向还是类似的,经典总会是经典,不管时代怎么演变。要不怎么三十年后柏蒂海金斯还那样唱着呢?Oh a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blanca…(哦,《北非谍影》里面的吻,绵绵依然)

    诚如赫胥黎在他的《美丽新世界》中敏锐探触到的人类“几希”,爱情是所有理性智力安排下所要全力消灭的对象,它也是亘古不变的文艺主题,当今世界充斥的大量情歌与罗曼史小说就是一个明证。于是乎,所有关于爱情的作品成为评论家嗤之以鼻的庸俗标的,好像有人指称这是荷尔蒙作怪的错觉,是小孩子不成熟的标志,而我们成年人要理性而小心的面对,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的心灵越是年长越是坚硬,终于,人们宣称不再相信爱情。

    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在影片中演绎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爱情,借由《北非谍影》的平台告诉我们错了。故事发生于二战期间的北非,法属摩洛哥沿海的一个小镇:“卡萨布兰卡”,那是个混乱的地方跟时代,到处是投机者跟骗子,战争使得人们价值信念都颠倒了,鲍嘉在那里开着一家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瑞克”(Rick)咖啡店,事实上,这个店不但卖酒还有乐队表演,甚至经营着赌场跟各类非法交易。就像旧时上海般,这是个冒险家的乐园。鲍嘉饰演的瑞克很有港剧《上海滩》中,周润发那个吊儿郎当样,很吃得开又好似什么都无所谓,我怀疑发哥是不是曾经借鉴过鲍嘉的表演。

    滞留在卡萨布兰卡的人们都是把此地当作跳板,他们的目标大多是远离战火肆虐的欧洲前往新世界的美国。看来已经挣得盆满钵溢的瑞克似乎没有别人那样急切离开的意思,而他看来又不像是为了崇高的理想奋斗的地下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些唯利是图的奸商模样,就在他把一个宣称很爱他的漂亮女子送走之后,当地最高行政首长路易斯雷诺不禁好奇的打趣他说何以不回美国?

    雷诺说:“……我一直在琢磨你为什么不回美国去。是因为你侵吞过教会的钱、还是曾经偷了参议员的老婆?我猜测你大概杀了人。……告诉我,你究竟为何来卡萨布兰卡?”(…I’ve often speculated on why you don’t return to America. Did you abscond with the church funds? Did you run off with a senator’s wife? I’d like to think you killed a man….Now, what in heaven’s name brought you to Casablanca?)

   多么有趣精彩的诘问对白啊?瑞克的回答很妙,他说雷诺的三种猜测都有(It’s a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不过主要是为了健康,他本是为了大海来的。(My health. I came to Casablanca for the waters.)雷诺听了这个回答自然是满头雾水,我们知道卡萨布兰卡其实离沙漠更近一些,接着雷诺的质疑话头,瑞克紧接着就给出了答案,他洒脱的说:“我过去并不知道啊!”(I was misinformed.)

    我不厌其烦的抄录大段对话原文,除了为彰显瑞克的机智以外,也是看到此处不免会心一笑,客居北京多年也总有人问俺类似的话呢,我的回答真该跟瑞克学习一下才好。(心境也惊人的类似啊)

    瑞克看似不羁与潇洒的生活,直到昔日刻骨铭心的恋人伊尔莎(Ilsa)的到来而宣告结束,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时而清纯时而惊艳又时而端庄的造型,那气质真是没得说,可惜她是以反德运动领导人拉兹洛(Laszlo)妻子身份出现的。瑞克那种遭到背叛的愤怒与心痛,让鲍嘉掌握的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他的心伤跟失控、嫉妒与风度、尖刻和小气,鲍嘉心碎的声音似乎透过萤幕传递给了观众。瑞克手执酒杯微醺,不再理会自己立下的“永远不要弹”(I told you never to play…)规矩、不管忠诚的钢琴乐手山姆反对,坚持要他弹奏那首恋情纪念曲“当时光流逝”时,他说:“如果她能承受,我也能。弹吧!”(If she can stand it, I can. Play it.)

    是的,曾经那样深沉的爱过痛过,还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当误会终于冰释清楚,瑞克静静的快速地安排着一切,最后作出舍弃那张珍贵通行证的决定,让伊尔莎跟她的丈夫拉兹洛离开。已知道伊尔莎对己有爱,那就够了!难怪冷眼旁观的雷诺警长忍不住出言讽刺:“果然,给我料中了,你还真是个感情用事的人。”(Well, I was right. You are a sentimentatlist.)

    影片中最彰显爱情的段落并不是男女主角的深情相拥或亲吻,在我看来,瑞克在拉兹洛夫妇上机前那段假称已经识破伊尔莎是假装爱他的对白(雷诺警长事后说此乃“童话”fairy,诚然。),最令人心折:“她想尽一切办法要拿到它们,可是都未能成功。也竭力要我相信她仍然爱着我,可那是早已过去的事了。为了你,她却装出这件事尚未过去的样子……而我让她假装。”(She tried everything to get them and nothing worked. She did her best to convince me that she was still in love with me, that was all over long ago. For your sake she pretended it wasn’t and I let she pretend.)说来轻描淡写,时机拿捏却是恰当,不给伊尔莎任何犹豫表白机会,顺便帮她澄清了丈夫可能的质疑,仔细玩味令人倍觉沉郁动人。

    所谓爱情,它是人类众多情感中的一部分,近代大众文化的蓬勃跟媒体的发达,促进了这个主题的大量复制跟不断单调的重复,因此严肃的评论家每每斥之为麻痹心灵跟思索的消费品,从而对其采取不屑一顾的蔑视态度。然而,它的流行不也正反映了普罗大众的企盼跟期待吗?犹如今日社会有部分人感叹世风日下,怀念文革时期的社会纯洁而质朴,其实他们未必真的希望回到那个物质匮乏社会封闭的年代,只是,那是他们的年少青春啊!

    爱情,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开始有自我意识的青春萌动纪念碑,也许我们可以心肠越来越硬、心态越来越世俗而“成熟”,可是我们最好不要也无须看不起自己的青春岁月。它好像逝去了,其实它还在。《北非谍影》为我见证了这个设想。

伊尔莎:那我们怎么办? Ilsa: What about us?

瑞 克:我们会永远拥有巴黎。Rick: We’ll always have Pari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1 Comment »

愛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Posted by cristodeserter 于 11月 17, 2007

2357  

  

 

        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色,戒》,张爱玲

 

 

   

迩来突然有句话时髦了起来:“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直白甚且略显骇俗的说法很吸引人注意力,后来我才知道,此语源自张爱玲,乍闻此信不禁哑然,可细想又似乎很是应该。张氏文字里面的那种淡漠与凉薄,也唯有她才好娓娓说来而不突兀。

原文是这样的:

“又有这句谚语:‘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是说男人好吃,碰上会做菜款待他们的女人,容易上钩。于是就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据说是民国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名学者说的,名字她叫不出,就晓得他替中国人多妻辩护的那句名言:‘只有一只茶壶几只茶杯,哪有一只茶壶一只茶杯的?’”

照此看来,这番话似乎是出自辜鸿铭。(我没有查到原话出处,个人以为这个老先生虽然有些特立独行,但这话恐怕还不是他说的)不管怎么样,张爱玲文中只是虚指,而且是基于小说铺陈需要的引述,倒也毋庸非得深究到底不可。只是随着这样强烈广告效应的话语传播,电影《色,戒》的发行方算是成功炒热了话题,达到预定的宣传目的了。

片商截取原著中的只字片语做文章大玩激情戏的噱头,媒体也见猎心喜配合制造大众关注热点以为谈资,活生生把一个原本肃杀而悲凉的故事给娱乐八卦化了,我看报章杂志跟网络评论铺天盖地的热点全都集中在情欲方面,不觉为之愕然恍惚感到哭笑不得。李安的弟弟,现任雷公电影公司负责人李岗无奈的说:“文字可以想象,但是电影就是声和光,怎么让观众感受到,她为什么到最后要放了易先生?不做那个转折,怎么做呢?”看来无论是大众兴味取向还是形式思辨,阴道通向所有人性深邃之处是有其事的,佛洛依德不是就以洋洋巨著证明了吗?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可见情欲是人生大事古人早有清醒的认识,里比多(libido)背靠种族繁衍传承的大旗,其能量的巨大可以冲决网罗更是事实俱在,因此古今中外的哲人思想家莫不为此殚精竭虑苦思对策。中国道家养生观视情欲如洪水猛兽,而道教内修、宋明儒学养性及佛教禅定之说等尤其对之严厉以待。最最简便省事的方法就是将其污名化禁绝之,天理人欲不相容的路子经过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们才能迎来王夫之这样开明而现代的结论:“天理必寓于人欲以见”。(《读四书大全说·卷八·梁惠王下篇》)

船山斯语固然卑之无什高论,却是婉转拒绝了二分法的见解,诚然人间多彩哪里是黑白分明可判?灵与肉的争论冲突根本就是虚假问题,套句主旋律的说法就是要辩证看待它们的“矛盾统一”(呵,一笑)。在我看来,影片《色,戒》中的回纹针式体位已经暗示了结局,如果没有丁点“心”的投入哪能有这样奇思妙想的“性”的花样?(根据电影场面镜头显示,所谓“回纹针”体位就是男女肢体的上半身,彼此以相反方向躺下;这时两边双脚即呈可交叉互叠的相对位置,接著再向对方的下体靠近,直至两人交缠合体为止。此时两人的下半身互为交叠,上半身却各据床的两头,如由上方视之犹如回纹针般……)

   

著名的“回纹针”姿势

不过前人拒斥肉体追求灵魂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容颜易老年华飞逝乃是人人无所逃的,虽然道教有白日飞升肉身成道的传说与记载,但人们面临亲历的更多是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无奈,不朽也者只能付诸想象梦境之中了。这个临界点就是人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那个“几希”,《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如果我们不执着于宗教意义上的分解,那么人所以为的灵肉难题根本与后者无关,也就是禅宗说的“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道起不起时是烦恼魔”,真正的焦点全都在这个“心”上面。故而我以为李安在《色,戒》中想要讲述的,其实还是十年前他曾经拍过的奥斯汀(Jane Austen)故事《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心灵幽微的情感与整饬的理智冲突交织在《色,戒》这个平台,镜头从18世纪的西方转向20世纪的中国罢了。

那么,张爱玲呢?著名的小说史学者夏志清先生谈到《色,戒》时说:

其实张写的是一则永恒性的人间故事,发生在汪精卫时代的上海也可以,发生在袁世凯复辟时期的北京,阮大铖、侯方域时代的南京也可以,只因张自己对伪政府时代的上海特别熟悉,就采用了这个背景―――她无意写人物个性忠奸立判的小说。

此说当是的论。李安可能为了照顾观众的情感,把结尾处理的稍微不那么冷酷,留下一丝丝的念想给观影者回味,而张爱玲则犹如《国王的新衣》童话中那个小孩,坦白直率不考虑人情世故的指出残酷现实,但是两人所要表现的都是某种境况下的人类经验。还是听听张爱玲自己说吧:

中国人与文化背景的融洽,也许较任何别的民族为甚,所以个人常被文化图案所掩,“应当的”色彩太重。反映在文艺上,往往道德观念太突出,一切情感顺理成章,沿着现成的沟渠流去,不触及人性深处不可测的地方。实生活里其实很少黑白分明,但也不一定是灰色,大都是椒盐式。好的文艺里,是非黑白不是没有,而是包含在整个的效果内,不可分的。读者的感受中就有判断。题材也有是很普通的事,而能道人所未道,看了使人想着:“是这样的。”再不然是很少见的事,而使人看过之后会悄然说:“是有这样的。”我觉得文艺沟通心灵的作用不外这两种。二者都是在人类经验的边疆上开发探索,边疆上有它自己的法律。(张氏散文《谈看书》)

这段文字说的真好。由于电影《色,戒》的热映,舆论不是在表象的情欲,几段床戏上面大声挞伐或热烈谈论;就是从道德审判的角度,在汉奸与民族大义方面纠缠不清。可以说完全不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人性深处不可测的地方”为何意,不知道“人类经验的边疆”是何物,至于说因此而对人世发生的悲悯或凌厉、淡漠,那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遑论及此了。正如鲁迅在论《红楼梦》时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

按张爱玲引用法国女历史学家佩奴德(Regine Pernoud)的话:“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向来如此。”理性与情感的冲突在二十世纪有个著名的事实例证,这就是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的王国维自沉事件,由于他正当学术生涯处于巅峰之际,人们惊愕痛惜其“中道而废”之余,不免竞相揣度其原因何在,于是“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信念说”……相继出炉,我以为只要我们读书仔细点就可以知道,王国维自己早已给了答案,三十<自序>说:

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余又爱其谬误……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则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要之,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

是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这个悖论困扰着王静安,然而又何仅只是哲学上如此?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整个人生恐怕都难逃这个吊诡阴影笼罩。

如果我们追溯中国哲学的源头,在在都可以发现理性与情感交织的线索。先秦在周代之前的殷人特征就是敬神畏鬼,人格形象的天帝乃是人类生活根据的终极依托,而人类只要思索询问生存的理由时,最后总要问到“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孔子思想的出现淡化了原来人格神的因素,并从人本身来考察以寻找新的立基点,这就是从人人都无所逃的情感(夫妇、父母、兄弟)出发,然后借着人的理性(无过与不及)来推广实践,进而提炼出儒家的道德伦理仁学理论来;后续的孟子则干脆把理性融入感情之中,摄两者为一体成为他性善论根据的“恻隐之心“,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个说法类似于现代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谓的“移情”(empathy),可见人同此心不虚。),显然的理性与情感构成儒家的大厦基础乃是无庸置疑的。作为对儒家思想的反对者,道家则是另辟蹊径从批判人的理性有限性出发,以对人自身理性的否定性超越来构造自己的思想,最后达到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审美性观赏态度,其中理性开始感情奠基的线索朗朗可辨。……还需要再继续吗?人之异于禽兽在于灵魂,其核心不外乎感情与理性,哲学思想以之为基准而展开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即使历朝历代岁月流转,纵或表现形式各异关注重点有所侧重,但是理性与情感的交缠纠葛,构成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岂止是王国维苦恼,又岂止张爱玲关注以及李安念兹在兹耳?

人类的心灵隐秘幽微莫可探究,经常我们以为理性的行为却往往禁不起更深刻的拷问,如果精神分析与科学可以穷尽人类理性与情感的奥秘,那么哲学跟文学也就宣告死亡了,可惜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18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曾经针对人们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加以探索,结果赫然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自由意志是无法与非决定论共存的,设想我们今天的行为并不是由过去发生的事情所决定的,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好像是完全由随机决定的一般。除此之外,休谟强调的重点在于,这些行为并不是由我们的人格所决定的—并不出自于我们的偏好、并不出自我们的价值观等等。既然如此我们又要怎么将一件行为的责任归咎于那名做出了这件事、但却完全不是出自其本性的人?我们怎么可能要求他对一件被随机决定的事情负起责任?从这样看来自由意志似乎不能排除决定论,否则人本身和其采取的行动根本不会有任何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因此,大多数的人都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似乎是与非决定论无法共存的,自由意志需要的其实是决定论。”(《维基百科》:大卫·休谟)这个惊人的结论狠狠的震慑了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一下,后者夫子自道从此由独断的决定论迷梦中惊醒,试问200多年后的我们呢?是不是仍犹在事件的因果之间争议迷惑不休?理性跟情感果然是交缠不休的永恒主题,就像那个回纹针体位般。

休谟提出人类了人类永恒的困惑,以为理性的思辨其实不过感情作用

李安谈自己对于《色,戒》的理解时说道:“色是我们的野心,我们的情感一切着色相;戒,是怎样能够适可而止,怎样能做好,不过分,不走到毁灭的地步。”确实,真是人们太着于色相了,殊不知佛家有言“色即是空”啊!这个故事根本与“色”无关,评论家平阳说得好:“在《色,戒》里,作家参透了情,说是色之戒,其实是情之戒,说是情之戒,其实是预言了情之不可戒,即使佳芝那样聪明的女人也不可戒,因为戒情无异于戒心,戒了心的人如何还能活?戒也是死,不戒也是死,或者这就是女人的宿命吧!”这段话清楚拈出了何以唯有一死的关键,人世很多事都不是简单的理性推测铺排因果关系,何况休谟早告诉我们所谓因果不过只是“习惯”(constant conjunction)罢了。

日前友人在线上与我谈及对逝去的感情的态度问题,极力叙说付出青春年华如何计算情感的价值云云,虽然说要心存感谢的结论我基本是认同的,但是对于推论过程那种锱铢必较思路却不敢苟同,盖一旦计算所谓感谢也只是徒托空言,落入讨价还价买卖的形而下了。我颇心折于水晶先生的一段话:

《色,戒》这一题目,似乎是对易先生而言,实际上是针对着王佳芝―――女人犯起色戒来,似乎只有粉身碎骨一途了。像这种玩特务而牺牲色相的游戏,几个大学生串戏之余,居然也想来玩玩,以身试“法”,岂不近乎儿戏?王佳芝为了好玩(博取掌声)而断了头颅,想想岂不值?王为了布置这套美人计、天仙局,先让梁润生破了身,也是不值。后来死在一个“无毒不丈夫”形容猥琐的糟老头子汉奸手下,更是不值到哪里去了。粉红色的钻戒(色戒)对王佳芝来说,岂不成了她的致命伤?但是,话不能这样说,在那个苦闷惶惑的年代,什么反常的事都可能发生。作者所以说,“每次跟易先生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像《海上花》里的赵二宝,王佳芝虽说为了出风头,为了好玩,为了那颗价值十一根金条的粉红钻石而丧生,她的死,对她苦闷的生命来说,至少是轰轰烈烈的;至少对她个人来说,充分代表了意义——-何况在那电掣雷霆的一瞬间,她清楚地认定了:这个人是爱我的!这样的“认定”,比起王娇蕊与振保分手后,拖着孩子再嫁的局面来,是更有积极的意义的。换言之,王佳芝的死是不值又值。张女士在《谈看书》一文中说过,事实的发展,往往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甜苦辣的滋味。王佳芝的遭遇也令人兴起这一种真切的感喟。这种感喟既非“淘涤”作用(purge),也非理智性的印证(empathy),而是掩卷太息:人生就是这样的;尽管这种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到我头上来。(水晶,《生死之间――读张爱玲〈色,戒〉》,1978)

确实如此,读完《色,戒》小说原文或者看完电影后,我感觉到的就是一种瑟瑟苍凉由心而生,无可如何又无可奈何的惆怅感久久回旋不去,想必张爱玲对这万来字短篇修改写作花了三十年,李安不惜冒着被訾骂误解的风险,还是要为我们娓娓道来这个故事,就是想要表达这个意味吧!虽然现在看来误解跟曲解的还是不少,可我还是感谢他们联手给我带来这样精彩又值得再三深思的人生况味。

面临生命荒凉、爱情萎谢的局面,我们究竟应如何处置?“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张爱玲自评《色,戒》说:愛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7 Comments »